订单预警!新一轮消费终端砍单拉大幕,小米、立讯、蓝思等纷跨界求生

来源:芯八哥 作者:Joey 时间:2022-07-04 10:36

小米 立讯 蓝思

业内周知,自2021第四季度以来,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不断走弱,终端厂商由前三季的加大备货力度,迅速进入去库存化的阶段。受消费电子疲软的影响,上游电子元器件不管是销量还是价格也都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消费电子持续疲软,终端厂商砍单不断

消费电子市场的疲软,从最新的出货量上可以得到充分验证。据全球权威调查机构Canalys 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11亿台,同比下降11%;其中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为7560万台,同比下滑18%,环比下滑13%。

从众多手机终端厂商的一季度的表现来看,除了苹果和荣耀出货量在增长外,其余手机厂商同比都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其中,OPPO的出货量总共为1390万台,同比下降了34%;vivo的出货量为1220万台,同比下降44%;小米出货量为1060万台,同比下降了22%。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手机出货量

资料来源; Canalys

手机终端市场的持续低迷,导致相关厂商不得不做出砍单的决定。据此前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透露,中国主要安卓手机品牌今年迄今已削减约1.7 亿部订单,约占原2022年全球出货计划的20%。此外,据《日经亚洲》的报道,苹果也调整了今年iPhone SE的订单量,订单削减幅度达到了20%,数量超过1000万部。

 2016年Q1-2022年Q1中国大陆手机出货量

资料来源; Canalys

除了智能手机外,在过去两年因为疫情居家办公、网课等热潮而重获第二春的PC市场,也在2022年第一季度遭遇滑铁卢。根据Canalys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整个PC市场(包括桌面PC、笔记本、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18亿台,同比下降近3%。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应用场景较弱的平板电脑,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出现下跌。

 


量价齐跌,供应链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据了解,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的销量疲软已蔓延至上游供应链市场,如今出货下滑、产品单价走低、竞争激烈已成为困扰消费电子供应商的重要难题。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谨防今年再次出现类似2021年严重缺芯的情况,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供应链厂商此前曾一度疯狂备货,导致目前普遍库存压力很大。据市场预告,今年整个消费电子市场对芯片的需求恐怕将同比下降30%左右。

手机行业低迷逐渐蔓延到整个产业链,包括SOC、射频模组、CIS芯片、存储、WIFI模块、CPU、AP等产品未来需求将会受到一定冲击,其中中低端产品供应商受影响相对较大。值得一提的是,根据ercury 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22第一季度桌面PC x86 CPU出货量同比下跌高达30%,创下了史上最大单季度跌幅。

消费电子疲软对供应链的影响评估

11.jpg

资料来源:芯八哥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电子厂商除了在销售端需要面对量价齐跌的问题,在采购端也要进一步承接晶圆制造等上游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很多厂商的产品销售价格和采购价格出现倒挂,导致众多公司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根据SW消费电子板块2021年的年报数据来看,2021年消费电子板块营收11282.20亿元,同比增长15.18%,归母净利润497.38亿元,同比微增0.16%,已经开始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消费电子细分领域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同比增长情况

12.jpg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

此外,从最新的2022年Q1数据的数据来看,2022年Q1消费电子板块营收2747.48亿元,同比增长17.12%,归母净利润为97.38亿元,同比下降14.61%。从细分领域来看,受需求下滑的影响,射频、结构件、光学、盖板等领域的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明显的下降。

 

拓展新增量市场,消费电子龙头纷纷跨界求生存

在消费电子市场表现疲软的当下,产业链厂商为了保持经营的稳定性,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了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然出路。

事实上,产业链上的部分龙头企业近年来早已未雨绸缪,开启了多业务布局。比如元宇宙、新能源汽车、AIOT、光伏等市场空间较大的市场,已经成为消费电子厂商新业务领域布局的重点方向。其中,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消费电子产业链龙头在新业务领域的布局就是典型的例子。

据了解,立讯精密在与苹果深度绑定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外延式扩张以实现业务的横向拓展。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是立讯精密重点拓展的领域。立讯精密董事王来春表示:“智能汽车是中国汽车人百年不遇的机会,如果以3个5年看的确不小于消费电子。立讯要把握这一机会做强做大汽车产业Tier1的板块,最好的窗口期可能就是在未来10年左右。”

为了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蓝思科技目前也将更多的资源向智能驾驶汽车和智能穿戴领域等新兴市场倾斜。据了解,蓝思科技在汽车领域目前主要产品有中控组装整件、B柱、仪表盘、充电桩等,并且仍在拓展其他汽车部件相关业务。蓝思科技表示,公司位于黄花园区的车载募投项目将于2022年建设完成,上海临港的汽车项目也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业务将为公司2022年整体业绩做出较大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宇宙概念持续火热之前,歌尔股份就已经在VR/AR赛道进行了深入布局。通过近10年时间的持续研发与投入,近年来公司VR业务迎来爆发。据歌尔股份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同业内头部品牌厂商Meta、索尼、联想等客户以及高通等知名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完成了多款明星VR/AR产品的研发和量产上市。受益于VR产品的放量,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根据公司的预测,今年上半年业绩有望实现20-40%的同比增长。

除了供应链厂商陆续斥巨资拓展其他业务外,消费电子终端厂商也在积极谋求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其中小米和华为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去年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据了解,未来十年,小米将投入100亿美元在智能汽车领域。目前,小米汽车已经落户北京经开区,未来计划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此外,根据最新的消息透露,小米将于今年三季度推出工程样车,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资料来源:小米

和小米不同的是,华为公开表示自己不造车,而是聚焦利用自身积累的ICT先进技术与车企合作帮助车企造好车。据了解,华为先后与长安、广汽、北汽以及小康股份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均将推出采用华为方案的新车型。

从华为参与造车的发布历程来看,2020年10月,搭载了华为智能网联、智能电动的解决方案的ARCFOX极狐阿尔法T上市交付,开启了5G智能汽车时代;2021年4月20日,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正式入驻位于上海的华为体验店;2021年11月19日,极狐阿尔法S全新HI量产版亮相,该车型是首款搭载华为智能座舱-鸿蒙车机OS高端纯电量产轿车;2021年12月23日,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推出的全新高端品牌AITO,开启了在中型豪华SUV上的布局。随着近年来一系列车型的陆续量产上市,标志着华为已经成为汽车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写在最后

目前,手机市场早已接近饱和,5G换代带来的红利也逐渐消失。在消费电子持续疲软的情况下,众多厂商纷纷选择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去探寻其他新的业绩增长点。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的目的,这都是相关公司在业绩大幅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的背景下,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出路。



*原创声明:本文系芯八哥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通过关注芯八哥公众号并在后台私信申请开通白名单。以上授权仅针对公众号,转载请保持内容的完整性,并注明来源出处,所有内容不得删减、修改,不得做商业用途,不允许网站及第三方平台直接二次转载,未取得授权等非法转载,芯八哥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更多深度半导体行业观察和报告,请关注芯八哥微信号:icmyna。


芯八哥二维码.png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